近紅外飼料分析儀憑借快速、無損、多組分同步檢測的優勢,成為原料驗收、配方優化、生產質控的核心利器。
近紅外飼料分析儀無需化學試劑,僅用一束近紅外光照射樣品,即可在數十秒內精準測定水分、粗蛋白、粗脂肪、粗纖維、淀粉等關鍵營養成分。

1、光源系統
通常采用鹵鎢燈或氙燈,發射覆蓋1100-2500nm波長范圍的近紅外光。光源穩定、壽命長,為光譜分析提供均勻、持續的照明基礎。
2、樣品室
設計為旋轉式或固定式樣品杯槽,用于放置待測飼料樣品(粉末、顆粒或整粒)。內壁為高反射材質(如鍍金),確保光線高效利用。部分型號帶自動進樣器,實現批量檢測。
3、分光系統
將復合光分解為固定波長的單色光,主流技術:
光柵分光:通過衍射光柵實現高分辨率波長掃描;
聲光可調濾光器(AOTF):無移動部件,響應快,耐振動;
傅里葉變換(FT-NIR):利用干涉儀獲取全光譜信息,精度高。
4、檢測器
接收穿過或反射自樣品的光信號,并轉化為電信號。常用銦鎵砷(InGaAs)檢測器,對近紅外光敏感,響應速度快,信噪比高。
5、光路系統
由透鏡、反射鏡、光纖等組成,精確引導光線從光源→樣品→分光器→檢測器。設計緊湊,減少光損,確保光路穩定。
6、數據處理單元
內置高性能處理器與專用軟件,負責:
采集原始光譜數據;
運行化學計量學模型(如PLS、PCR),將光譜特征與營養成分關聯;
實時計算并輸出各組分含量。
7、校準模型庫
通過大量已知成分的飼料樣品建立定標模型,涵蓋玉米、豆粕、小麥、魚粉等多種原料與成品料。模型需定期驗證與更新,確保預測準確性。
8、顯示與操作界面
配備觸摸屏或LCD顯示屏,實時顯示光譜圖、檢測結果、置信度等信息。支持用戶進行樣品登記、方法選擇、報告打印等操作。